Seltzer就是气泡水、苏打水的意思,2020年的美国饮料市场属于Hard Seltzer。
其实在国内有一类产品与硬苏打非常相似,那就是苏打气泡水,但与之不同的是,硬苏打含有酒精,所以你可以理解为它是含酒精的苏打气泡水,主打低卡路里。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有点无聊的产品,却引得百威、可口可乐、做功能饮料的Monster竞相进入这一品类的市场。有数据统计,仅仅在一年前,这类产品在美国的饮料销售占有率还只有0.85%,而现在它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急速攀升到了2.6%。根据尼尔森的数据显示,今年6至7月份,硬苏打在美国的销售额每一周都能突破1亿美元,而且稳步增长,连美国传统酒精饮料啤酒都达不到这样的数据,即便是在疫情前也不行。 Hard Seltzer的前世今生
来自Wikipedia的信息显示,这种饮料风格最早来源于美国康涅狄格州韦斯特波特一家名为Spiked Seltzer的饮料公司,由其创始人Nick Shields开发。在2013年11月份,Spiked Seltzer的硬苏打产品上市,但直到2018年这类产品才迎来了真正的增长期,2019年开始到今年上半年,是它的爆发式增长期。
右侧那位帅哥就是Spiked Seltzer的创始人Nick Shields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早在2016年的时候,由Nick Shields创立的Spiked Seltzer饮料公司就被百威英博收购了,同时也把原有产品的名字改为Bon & Viv Spiked Seltzer。虽然百威英博收购的早,但他们在如今的Hard Seltzer市场上占有率并不高,算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百威自己推出的硬苏打产品
硬苏打的定义其实挺模糊的,你不能说它是调和酒,因为它里面的酒精是发酵产生的;但说它是发酵酒,又有些勉强,因为传统的啤酒、米酒和葡萄酒其酒精是由天然谷物/水果中的糖分发酵而来,但硬苏打里的酒精是直接通过发酵蔗糖等人工制糖类所得。所以它本质上算发酵酒,但喝起来的口感又更像调和酒,正是由于这种界于两种酒类之间的身份,使得人们不好定义它。这里简单科普一下,全世界的酒类千千万,但总的来说不过三大种类:发酵酒、蒸馏酒、调和酒。发酵酒是伴随人类形成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酒类,世界三大发酵酒分别是啤酒、葡萄酒与黄酒(米酒);蒸馏酒顾名思义,中国的白酒、西方的烈酒(威士忌、白兰地、金酒等);调和酒就是混合酒,比如鸡尾酒。Hard Seltzer为何如此受欢迎?
虽然我没喝过元气森林,但我知道元气森林的产品在这几年内销售增长的非常快,短时间内就进入了国内各大超市、连锁店,并且稳坐国内气泡水销量第一的宝座,据说它现在已经被估值到40亿元人民币了。元气森林火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所宣扬的0糖、0脂、0卡,而且味道多种多样。这种健康饮品在年轻一代人中间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千禧一代。同样的道理,硬苏打的也是这种的健康理念,酿造商称之为低卡路里且具有丰富的增味体系酒精饮品。一般来说一听335ml的硬苏打只有50卡的能量。在养生保健上,东西方年轻一代人是有着共性的。有数据调查显示,老牌的“酒鬼”国家英国,95后出生的年轻人中已经有近40%一周内只喝一次酒,而且还都是低度数的啤酒。与他们经常宿醉的父辈不同的是,年轻人很少这样做,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太有损身体健康。White Claw的一款产品,罐体上的70表明的是它只含有70卡路里能量,简单而直白一般来说,硬苏打的酒精度数都不是很高,在5%以内,这在啤酒世界中算是Session的标准;而口味上,它却相对自由一些,基本你能想到的增味类型它都可以做。是,当然可以,但考虑到啤酒中的原料有麦芽,而且酵母也会产生一定的风味物质,所以并非所有增味都适合与啤酒配对,毕竟我们要考虑让大家喝起来这至少是一款啤酒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但硬苏打就没有这个负担了,它的基底就是水与酒精,所以你设置什么增味它就是什么味道,不用考虑别的。除此之外,硬苏打的饮用场景也非常多而且简单,不像喝葡萄酒得点个蜡烛、用个高脚杯,也不像啤酒一样大多在佐餐时喝。轻量化的完全没有仪式感的饮用体验是年轻人非常喜欢的。不得不说,现在再喝个修道院啤酒,如果你还特别注重用什么样的杯子、怎么样的姿势、搭配什么样的餐食,在年轻人眼里那都是装逼的行为。大家都在盯着这块肥肉
2018年~2019年是硬苏打产品快速增长的一年,在美国涌现出不少品牌,但只有两个算得上是真正的赢家,White Claw与Truly。2019年时,这两家的产品在硬苏打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5%,而且中Whte Claw又处于领先地位,大概占据了59%。White Claw由Mark Anthony Brands所拥有,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的芝加哥;Truly由Boston Beer所拥有,前段时间有报道说该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竟然还盈利了,在哀嚎一片的美国啤酒行业中算是独树一帜,而其中大半功劳要归于Truly的热销。进入到2020年,由于大家都看到了硬苏打的快速发展,百威英博、Molson Coors、Monster、科罗娜甚至是可口可乐都开始涉足这类产品的研发与销售,这导致以上两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但依然能够占到70%多。就连很多我们熟悉的精酿酒厂都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HS产品,比如我们熟悉的Dogfish Head与Founders Brewing。事实上还有很多精酿酒厂已经开始涉足Hard Seltzer品类白花花的银子谁不眼红,尤其是在美国酒精饮料市场如此多元的情况下,大家的竞争压力都很大,能有这样一个销量非常可观又极具潜在市场规模的品类,为何不试试呢?Hard Seltzer市场未来发展的四大趋势
有美国的分析机构给出了一份研究,他们指出了硬苏打市场未来发展的四大趋势。健康一直是硬苏打产品得以广泛流行的基础,而在更多厂商的规划中,除了低酒精度、低卡路里的标准之外,他们更多会加入维C、维B,甚至一些原生水果进去。我们此前也提到过,由于不是用啤酒作为基底,所以硬苏打没那么多顾虑,它可以跟许多口味相结合,为人们呈现出更多创意风味。比如Evil Twin Brewing就有一款叫做Evil Water的系列硬苏打产品,其中就有巧克力奶油的味道。虽然硬苏打现在算是网红产品,增长率也很高,但总体体量还是处于小众阶段,所以在今后它必须与更多流行文化相结合,让更多人去接受这种饮品,就如当年精酿啤酒所做的一样。硬苏打虽然是主打年轻一代的饮品,但并不代表它就一定要简单,今后它的一大发展趋势就是要在口感与风味上再多做文章,体现出更复杂的风味组合与层次感。目前在国内,还鲜有这类产品,目前据我所知的是熊猫精酿除了一款叫chill的白桃味伏特加硬苏打。从厂商的介绍来看,它更趋向于女性消费者,无论是热量(只有62卡)还是饮用方式(可以直接与水果混合起来喝),酒精度数更是低到只有3.3% ABV,与普通市售大绿棒子相当。其他精酿厂商为什么不出这样的品类产品?
答案很简单,正经啤酒还有不少等着卖呢,出新品类,砸自己招牌吗?至于大型啤酒厂,我想他们压根儿可能就没想朝这个品类发展,因为太小众了。而至于像元气森林这样的饮料公司,是因为在我国生产酒类产品是需要许可证的,人家饮料卖的那么好,何必趟这个酒类市场的浑水呢,不符合他们的人设。硬苏打在国外发展得红红火火,它能否在国内火到出圈还需要时间去印证。除了健康的诱惑,国内的消费者或许更在意味道,能否在国内打出一片天地还得看口味上能否经历住挑剔的消费者的考验。
你喝酒的时候加苏打水吗?
后台小编坐等被撩~